搜索

教学教研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学教研

南京市第一中学2025年暑期新入职教师培训成功举办

日期:2025-07-25 来源: 作者: 浏览:
A- A+

7月11日至15日,我校教师发展处以“承师道之光,绽新光于行”为主题,在南、北校区成功举办暑期新入职教师培训,38初、高中及国际部新教师共同开启职业新征程。 

培训首日,陈立其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深刻阐释“一中精神”,勉励新教师立足新课改背景,坚守育人初心,传承师道薪火,强调教学创新与德育实践的有机融合,为新教师指明发展方向。新教师代表梅铃悦老师感谢学校为新教师搭建了如此高质、系统的学习平台,让新教师得以在专家的智慧引领下,在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仁的思维碰撞中,汲取专业成长的丰沛滋养。

首日课程聚焦校史文化根基与职业规范建设,顾晓春副主任介绍学校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和教学系统,督导室魏荣葆主任带领新入职教师回望百年办学历程,办公室叶方猛主任系统解读学校管理制度,王越书记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师德内涵,筑牢新教师职业底线。南师附中心理教师郭庭老师用专业的引导,让新教师在团建活动中迅速实现由破冰时拘谨到合作时默契的转变。

教学能力锤炼贯穿培训全程。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学校管理》副主编印亚静在《方向:论文及案例的撰写》专题报告中,教导新教师时刻保持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克服碎片化学习的倾向,真正打破固有模式对教师成长的束缚;同时聚焦教学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的路径,详解论文撰写规范与课题申报技巧,在新教师心中播下教科研融合的种子。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董林伟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专题报告中,深入解析核心素养的深刻内涵与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任务,提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以结构化为思路的内容设计、以实践育人为主体的课程实施、以学习质量标准为标的的评价体系,集中展现素质本位下教学设计的新路径。在教学培训中,新教师按文理科分组,由各学科教研组长指导完成模拟教学培训,借助课堂展示与即时点评有效提升教学设计与实战能力。

德育素养培养呈现多维视角。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践创新中心杨霞主任在《教师礼仪与职业形象》讲座中指出,新课改背景下的育人目标要求教师做好自育工作,在“接受学生—尊重学生—赞美学生”的教育原则下,从宏观与微观视角把握自身的着装仪态、言行举止,诠释“教师形象即教育影响力”的深层内涵。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周红书记在《成为学生最近的榜样》讲座中指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人格发展规律,做到语言有温度、行为有高度、内心有认同度、教育有宽度,方能具身践行“何为师”“师何为”的育人宗旨。在班主任工作入门环节,学生发展处谭海军主任、孙志华副主任,以及德育骨干刘宗涛老师通过微讲座传授班级常规管理策略,并通过德育工作坊分组研讨的形式,带领新教师们完成大型活动策划与组织、班级常规管理、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讨论研究,为新教师提供可操作的行动指南。 

实践锻炼同步推进。陆芷茗副校长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中提到,教师发展中心将在专业发展、教育追求、职业幸福等维度上提供有效的工作指导,帮助新教师在团队的力量中寻获自我成长的正确方向,走向自己的职业幸福。优秀青年教师李月兰、张予馨、张旭东老师则结合自身发展心路,为新教师指明“知行合一”的行动前景:李月兰老师鼓励新教师在教学能力扎实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尝试;张予馨老师从日常班级规划、班级管理、家校协同、突发情况处理等角度切入班主任工作;张旭东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建议新教师可在深研课标、深耕课堂、聚焦现象的基础上开展反思、提升、优化。在模拟教学展示与德育工作研讨成果交流环节,新教师们认真备课,激情澎湃;深入思考,一展风采,获得在场领导的积极认可。

在闭幕式上,居艳书记以“改变”为关键词来勉励新教师,并对新教师未来的课堂教学提出三点要求:把握学科教学核心、设计适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希冀新教师能以行知精神为炬,承一中师道之光,在育人沃土绽放时代新光。

7月15日,新教师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居艳书记代表南京市第一中学与陶行知纪念馆签署师德教育基地共建协议,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新教师中的共产党员们在居艳书记的带领下,面向陶行知先生的塑像,重温入党誓词。新教师们在陆芷茗副校长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本次培训以“师德铸魂、教学立身、德育润心、具身赋能”构建成长体系,为新教师奠定坚实根基。未来,南京市第一中学将持续深化“青蓝工程”,助力青年教师在三尺讲台书写新时代育人华章!




THE END
打印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