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媒体报道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媒体报道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点燃少年科学梦想——南京市第一中学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日期:2023-03-07 来源: 作者: 浏览:
A- A+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基础教育承担着非常光荣艰巨的历史任务。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的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教育“双减”中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近年来,南京市第一中学(简称“南京一中”)在科学教育特色和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上积极作为,勇于创新,以系列课题研究为引领,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大平台新机制,努力探求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一门课程为驱动

“院士1课堂”点亮科学之光

2021年5月,在江苏省科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支持下,南京一中“院士1课堂”正式开讲。这个看似普通平常的科学家讲座或者科学活动,南京一中对其赋予了时代使命和思政价值。百名院士科学家亲临学校,百节科学教育课程进入课表,百堂思政课程浸润心灵。截至目前,“院士1课堂”已经举办了20期,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院士、物理学家祝世宁院士、人工智能专家周志华、 “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天体物理学家常进院士等20位科学家相继开讲,数万人次学生线上线下聆听参与。一节科学课,一堂大思政,让学生们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学习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并把该课程作为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资源,加强学生立志从事基础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发展指导。


院士1课堂
微信图片_20230307170210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是热心参与“院士1课堂”的科学家之一,他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南京一中的“院士1课堂”,既为中学生创造了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学习科学精神,体悟科学家精神,也为科学家们奖掖后学、培养更多的青年人才苗子提供了很好的平台。“2021年我在南京一中设立科普工作基地,就是基于这样的愿望和期待,希望学校、科学家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协同,加快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良好生态。” 南京一中校友、南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十分关注母校的拔尖人才培养工作,感慨道:“能够让院士们暂时放下繁重的科研任务,从四面八方来到南京一中,参加中学的课程建设项目,是很少见的,也是极其难得的!”

和普通的科学讲座不同,“院士1课堂”有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计划和评价标准,强调课程实施的规范性。科学家的课堂是开放的,学校提前公布课堂主题,学生带着兴趣、问题和思考进入课堂,相关学科教师提前和学生探讨类似话题,并与国家课程的相关学科建立知识上的深度关联,让学生“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也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院士1课堂”不断点燃学生心中的科学火种。高二年级的陶鑫豪说:“作为一名科技特长生,我从小就有着成为科学家的梦想,学校的‘院士1课堂’为我实现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契机。希望我能在一位位院士的带领下砥砺前行,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课堂,院士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高二年级袁浩伦说:“聆听了多节院士讲座后,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为人类造福是科学家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一定好好努力,为造福祖国、造福人类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平台为依托

“江苏少年工程院”培育青少年创新潜质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育人模式的变革,尤其是学习方式的深刻变化。2021年6月,南京一中与江苏省工程师协会联合共建江苏少年工程院,致力于培育实践创新的工程师文化,探索青少年科技特长的培养和创新潜质的培育。

江苏少年工程院整合了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科技馆、高新企业等各方资源,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研学、实验室研究、参加项目等多种培养形式,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举办的高端科技论坛、科技赛事、科技推广。同时,为探索新的人才甄别和评价模式,拟定“小院士”遴选、培养、评价和成长生涯全周期服务体系等,为全省中小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及早发现并培育创新人才的苗子。根据设计,凡是在两年时间内获得18学时的学分(有规定的课程方案)、完成3个科技学习或研究的任务并通过由5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审团答辩后,可获得江苏少年工程院“小院士”称号。

江苏少年工程院4

微信图片_20230307170357

微信图片_20230307170401

目前,全省已有41名“小院士”种子参加了江苏少工院的“崇文少年科学行”项目,开启了为期2年的项目体验和实践学习。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打开了视野。高二年级杜博文在参与项目学习后,深有感触:“我有机会与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零距离接触,其中人工智能、电子通讯等领域对我的吸引力很大,也让我对未来努力方向有了清晰的了解,我要向着自己的理想奋斗努力!”高二年级的唐翊然说:“在江苏少年工程院这个平台,我真切地接触到了前沿科技应用的新领域,开拓了从知识到应用的新视野,我体验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学校课程的新培养模式,这也让我真切感受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这样评价江苏少年工程院:“这是对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创新教育机制的积极探索,为高层次的科研任务输送新鲜血液,为孕育优秀工程科技人才营造完备体系,也为创造良好的人才创新生态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一种机制为导向

贯通培养模式实现协同育人

新时代的人才自主培养需要实践中不断创新机制,探索模式。南京一中紧紧抓住“协同”这个关键词,内外、上下共同推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这种“协同”具体表现在三个关键词:融合、融通和贯通。融合指的是多学科跨学科融合、多种学习方式的聚合,例如:学校建立了物理、生物、地理三大课程基地,成立了江苏省中学物理实验创新研发中心,聚焦现代技术的高中物理实验创新研究,为全省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资源库、新的教学样态和新的评价模式。融通,指的是打开校门、跳出教育,充分开展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利用更多社会资源、家庭资源,进行多方协同,如江苏少年工程院的参访研究项目涉及科技园区、高新企业、农创园、高校实验室、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科技馆等。贯通,指的是向上与高等教育衔接,向下对义务教育辐射,开展课程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发现和选拔以及育人成效评价等。

“数理人才班”的少年们就数学学习的话题与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学长们开展了热烈而深刻的探讨
“数理人才班”的少年们就数学学习的话题与清华大学求真书院的学长们开展了热烈而深刻的探讨

“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就是这个协同理念下的贯通培养新机制。去年,清华大学丘成桐先生指导支持的“数理人才贯通培养实验项目”落户南京一中(全市2所学校之一),每年面向全市招收40名初中毕业生,单独编班,系统培养,这是南京市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与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开展紧密合作,探索基础学科人才的早期培养,为在数学、物理等学科学习上有兴趣、有能力、有潜质的学生提供双高合作(高校+高中)的一体化贯通式培养,在课程实施、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整体探索。去年8月,丘成桐先生专门面见了该实验项目的部分学生,关心该项目的进展,并就下一步工作给出更为深入的建议和指导。

一组课题为引领

探究人才培养理念和实践

立足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南京一中在实践中逐渐凝聚共识,学校下更大力气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的科学研究。2014年,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要素构成和培养路径等。2022年,再次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连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这在普通高中学校并不多见。此外,一系列省市级相关内涵研究项目纷纷立项,包括《普通高中厚植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入选江苏省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指向全人的科学教育》入选南京市前瞻性教改实验项目。2022年,学校还成为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内涵、重点与实施路径研究”的实验校,具体承担关于构建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矩阵的研究。

南京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一百多年来学校以“崇文求真”作为教育征程的精神符号,引领办学理念和育人实践。“这所百年名校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对历史要有传承,更要对时代有回应。”南京一中校长朱焱说。一位亲临“院士1课堂”现场的科学家曾为南京一中写下这样一句话:“院士1课堂,点燃少年科学梦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点燃少年科学梦想,培育中学拔尖英才,这就是百年一中的时代应答。


3月7日新华日报第17版

(报道链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点燃少年科学梦想)

THE END
打印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