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中|戏影重重,古韵悠悠,与崇文少年共赴“青春红楼”(一)

戏影重重,红楼大梦一场;
古韵悠悠,潇湘清泪一行。
近日,
南京一中举行
“青春红楼”汇演,
崇文少年用巧思演绎红楼,
用妙音歌唱红楼,
他们与曹公会面,
再续红楼一梦,
以青春之我,
演绎青春之红楼!
以心入戏 红楼不朽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崇文少年走进书中角色,
深刻把握内核情感,
同时又结合现代社会现状,
以心入戏,
上演“青春红楼”。

刘姥姥一介村妇,
却有着朴素的生存智慧,
看似出乖露丑,
实则洞察百态。
同学们诙谐演绎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
众人捧腹之余,
又感悟曹公
“将笑声与眼泪一起写”的深刻。





双峰并持各臻其妙,
二水分流两艳同芳。
黛玉和宝钗关系为何?
戏剧《壁尘缘》道尽了
那个时代“万艳同悲”的女性命运。




是弱柳扶风的“林黛玉”,
也是嚣张跋扈的“林姐”,
《缘起缘灭》用穿越形式
讽刺影视圈乱象,
有让人捧腹大笑的爆梗,
也有赏心悦目的歌声,
古今结合的演绎点燃全场。





曹雪芹对话
书中人物跛足道人,
宝玉和道人重看自己的人生
......
多重视角解读红楼,
这就是戏剧——《梦里红楼》。





“这是放的电视剧原声吧?”
除了以心入戏,
崇文少年还用声音入戏,
大秀现代“口技”,
为87版红楼梦电视剧
多个人物现场配音,
情感丰富,难分真假。




以声传情 余音绕梁
每一场戏剧都演绎出
经典红楼中的悲悯与深情。
每一首曲目创作都
赋予了红楼全新的韵味。
是肥马轻裘的二品官,
也是衣衫褴褛的阶下囚。
“蓦然回首,发觉我的一生
只留下几句妄语存”。
一首原创歌曲《贾雨村言》
道尽贾雨村一生的沧桑浮沉。



将唱歌、朗诵、舞蹈
相融合的《南柯梦》,
演绎花落人亡,演绎世事虚妄,
演绎人生沧桑……
为全体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一首《潇湘序》,
筝音悠扬,泪沾衣裳
——为宝黛爱情,
为凄冷的潇湘。



“谁又在等呢?”
“还能忘记吗?”
少女们倾情演唱的《不忘》
一唱一和似是女儿们的哭诉;
一颦一笑恰是女儿们的温柔。
以声传情的《绛珠泪》
唱尽黛玉敏感、多情
而又破碎的心。



以歌声娓娓诉说,
用戏腔惊艳亮相,
借舞姿表达情感。
节目《赤伶》令人眼前一亮,
见之忘俗。



一首《情字难》
一首《是花落》
不同的曲调,
不同的意境,
却同样将无奈唱尽。


一首《彻》,
深沉、深情、深刻,
是红楼的叹歌,
是人生的慨歌!

“我以为生活是个乐园”,
现实却是“大雪覆盖天地间”,
崇文少年用民谣曲调《我记得》
演绎宝玉的幻梦。
大梦虽醒,
“记得”便是生命的充盈。


如果不是崇文少年,
我不会想到红楼还能如此演绎。
吉他、贝斯、
架子鼓、帅气的主唱,
南京一中的“贼雀乐队”
让摇滚乐出中国式浪漫。





红楼不朽,青春万岁!
《红楼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的必读书目,“戏剧”是部编版教材里专门学习的文学体裁。“青春红楼”作为南京一中特色校本课程“青春大语文”的重要板块,是用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是用创新让经典焕发生机。此次活动的举办,同学们沉浸式体验角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人物共情,深刻体悟每个情节、人物中蕴含的情感。这是语文书的拓展,是语文课的延伸,更是语文学习的全新实践。
本次南校区高二学子的“青春红楼”汇演圆满落幕,敬请期待北校区高二学子的精彩演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