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校园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再启航!课题组例会集结,共创研究新篇章

日期:2024-01-19 来源: 作者: 浏览:
A- A+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在高中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能力的后备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1月10日,南京一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组召开例会,课题总负责人、南京一中校长朱焱,以及各板块、子课题主持人参加会议。例会旨在总结前期工作,分析问题,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

2

砥砺前行,成果斐然

会议开始,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昱蓉对课题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3

自课题启动以来,课题组成员展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专业素养,不断探索研究,使得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据统计,课题组成员在省级以上期刊合计发表论文20篇,衍生省、市级以上立项课题5个,其中由朱焱、李昱蓉主持的中国科协专项课题《新时代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路径探索》已递交结题材料;开设相关讲座、论坛共24例,精选课堂教学案例21例;文献研究报告2篇,调研报告4篇,校本课程开发6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自身发展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23年,课题组成员晋升正高级职称3人,获评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入选江苏省卓越教师创新培育计划1人,获评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8人,南京市各类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南京市教育论文及教育案例评选获奖27人次。

集思广益,携手前进

在理论层面对课题进行深入探讨之余,成员从实际的教学情境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的研究视角。这些新的视角不仅丰富了课题的研究内容,更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子课题主持人李然、唐凤作为代表,分别汇报了所在组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4

组文组李然老师介绍,基于子课题《涵养科学精神的学科融合实践研究》的研究,语文学科立足教材与作文竞赛,以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为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学科融合尝试。通过把握文学类文本的生动性、科学类文本的准确性,寻找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横向关联,探索不同学科的语言特征以及语言表达规律,涵养科学精神。下一阶段,课题组将围绕普通高中涵养科学精神的学科融合实践有关理论与学科融合类型,及适应学科融合情境的学生学习方式与教学资源开发整合等展开研究。

5  

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凤主持的子课题《基于跨学科融合的高中生物知识重构与实践研究》,探析课标导向的深度学习样态,基于大概念、基于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开展了系列跨学科知识整合及案例,探析从知识立意走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深度学习样态。同时结合社会热点中的生物学问题,探究学科融合的实践活动形态,开设校本课程并编辑成册。

6

会上,国际部主任吴荩萱成为了课题组的新成员,并就《基于国际视角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做开题报告。该子课题将着眼于国际视野以优质国际高中课程体系为载体,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为高中阶段育人方式改革提供实践样本。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2024年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一年,也是成果汇总的奠基之年。

7

陆芷茗副校长表示,在扎实抓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的同时,老师们也要仰望星空,去探索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提升教育办学的品味。她强调课题研究贵在研究,要进行具有拓展性、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研究重在过程,需要制定详细的进度表,确保研究有序推进;课题研究要以研促教,以研究为抓手,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于论文写作,她也结合自身经验,从切口的角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课题组成员提高写作水平。

8  

会议尾声,朱焱校长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重视。国家级课题具有重要意义,与国家育人的战略方向相契合,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南京一中育人方式改革也同步推进。二是研究要专业。朱焱校长与课题组成员们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基础教育的责任是什么?难点与突破口又在哪?他认为老师应面向人人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潜能,做好甄选和识别,推动育人方式的变革。三是整合好时间与精力,聚焦课例,突破自己的惰性。四是做研究要有成果意识,做研究要有氛围、热情,积极与其他成员进行心得的交流,共同进步。

本次例会的召开,旨在进一步厘清课题的研究方向,激发各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为促进课题组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提供契机。相信课题组老师们一定会以阶段性研究为起点,充分听取和吸收意见和建议,继续深入研究,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提高课题研究的实践性、实用性,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轮驱动。

THE END
打印文章 关闭本页
分享到:
×

用户登录